看医学专家江帆详解宝宝常见睡眠问题
发布日期:2016-12-14 10:30:13   发布人:早教中心
育儿周周看专家江帆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主任医师 

0-3岁婴幼儿睡眠行为和问题必知


1
家长反映或界定

由于婴幼儿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限制,他们的睡眠行为和问题是通过家长的观察和报告而引起关注。因此,婴幼儿是否存在睡眠问题,存在哪些睡眠问题,与家长的感知有关。家长应当掌握科学的婴幼儿睡眠知识。

2发展性

宝宝身心快速发育,正常的睡眠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家长应当结合孩子的发展阶段,理解孩子的睡眠行为和问题。

例如

每日总睡眠时间从出生时约为16小时逐渐减少到3岁时的11小时;

从睡眠在白天和夜间呈碎片化无序分布,到出现连续巩固的夜间睡眠;

日间小睡次数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3个体差异性

相同月龄或年龄宝宝在身心发育各方面(包括睡眠)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性,家长不能一味要求自己孩子的睡眠行为与其他孩子一样。

例如,

出生1周的多数宝宝每日总睡眠时间平均为16小时,但是一些宝宝可能只睡14个小时,而另一些宝宝却睡18个小时。

很多宝宝到3岁时白天还进行规律地小睡,但一些宝宝却不在小睡。

4生理心理社会性

首先,婴幼儿睡眠是受内在生物钟调控,并且一些睡眠问题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成熟或其他生理问题有关。

例如,宝宝睡觉时爱出汗,可能是与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有关。打鼾,俗称“打呼噜”,可能是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偏大以及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或感染)引发。

 

其次,宝宝的睡眠受到气质类型、依恋关系、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等心理因素影响。

例如,困难型气质和不安全依恋的宝宝容易表现出睡眠问题;宝宝运动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有可能出现梦游(夜行),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出现夜惊和噩梦。

 

此外,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作息不规律,不利的睡眠环境,不当的喂养和睡眠安置方式等)均可能导致宝宝出现睡眠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上述多个方面促进孩子的睡眠健康,预防或应对各种睡眠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入睡和睡觉时吃手、咬被子

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用口腔获得刺激,感知外部世界的阶段。因此,无论是在入睡、睡觉或醒着时孩子吃手或咬被子,通常是正常行为

 

孩子睡觉(前)吃手或咬被子可以看作是自我安抚行为,孩子通过这些无意识行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帮助自己入睡,打发夜醒后的独处时间,或者独自再次回到睡眠中。

 

吃手和咬被子是睡眠联结,也就是说孩子将睡眠和吃手、咬被子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种联结不需要外界帮助,是宝宝可以独立创造的,因而被认为是积极的睡眠联结,有助于儿童睡眠。因此,家长不必为此担心。

 

孩子睡觉时吃手和咬被子时,也有可能是因为正在做梦。宝宝睡眠可以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类型,而后者又被成为做梦睡眠。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快速的眼睛运动,并伴有梦境,而孩子做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吃手和咬被子行为。

 

睡觉或平时的吃手、咬被子行为通常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自行消失,通常无需特别干预。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对孩子的吃手和咬被子行为过于关注,甚至批评限制。这不仅会让宝宝产生焦虑和内疚情绪,还会强化这些行为。因此,家长最好采取忽视的策略。如果孩子的吃手和咬被子行为一直持续下去,则家长可能需要寻求专业帮助。针对孩子的吃手行为,家长可在孩子手指上涂上无害,但味苦的药水,这样的话每当孩子吃手,就会有不好的感觉,吃手行为随之逐渐减少。

 

夜奶、夜间喂食、含着母乳或奶嘴睡

孩子出生最初几周,睡眠和觉醒主要是由感觉饿还是饱来决定,饿了就会醒来,被喂饱后就继续睡。孩子出生1-3周和6-8周是生长的冲刺阶段,在出生后3个月后会再一次快速生长,这时候每次喂食尽量让孩子多吃一些。如果没有吃饱,则孩子不会睡觉,或者睡着了很快就会醒来。

 

孩子6个月后可以吃硬质食物,也不再需要夜间喂食,并且饥饿已经不是夜间醒来的原因。孩子夜间醒来要吃的,只是出于习惯而非营养上需要。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这种喂食行为均会会干扰孩子及家长的睡眠。特别是,当孩子夜间醒来不能及时得到喂食,找到母乳或奶嘴时,则长时间难以再次入睡。也就是说,孩子将入睡和喂食及相关物形成了联结,而这是不良联结。

 

为了减少夜间喂食,不必彻底给孩子断奶,而只需打破喂食和睡眠联结,注意在白天或孩子清醒的时候喂食,逐渐减少夜间喂食的频率和喂食量。但出生6个月以内孩子喂食量不宜减少,因这个阶段多数孩子多数需要通过夜间喂食来补充精力和营养。对这个时期夜间喂食过于频繁的孩子而言,可以加大喂食间隔,而非减少喂食量。

 

不是孩子每次夜醒,或夜醒后哭闹时都给予喂食,因为这样的话就会强化孩子的夜醒和哭闹行为。家长可以等5-15分钟,或任由孩子哭一会后进行适当察看。

 

尽量避免让孩子在白天进食时睡着,减少孩子含着母乳和奶嘴时间,适当提前睡前哺乳的时间。

 

为了戒掉奶嘴,家长先减少孩子白天吸奶嘴的时间。家长可以在早晨和下午某个时间内禁止孩子吸奶嘴,然后逐渐延长这一时间。在禁止孩子吸奶嘴的时候,需要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也可以强硬一些,只要让孩子过几天没有奶嘴的日子,他们就会习惯没有奶嘴了。开始戒掉奶嘴的头两天,家长可以让孩子晚点睡,等他困得不行了,也就不在乎奶嘴了。一旦孩子不再需要奶嘴即可入睡,家长就再也不能将奶嘴递给他了。

 

抱睡,哄睡,摇睡,家长陪睡

这些均是不良的睡眠联结。也就是说孩子将睡眠或入睡与抱、哄、摇或家长陪伴联系在一起,养成习惯,一旦这些联结不存在或不能满足时,孩子拒绝或拖延就寝,难以或较长时间睡着,频繁或长时间夜醒。

 

家长可以停止或逐渐撤消上述行为,以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能力。刚开始停止上述联结时,孩子可能会哭闹,这时家长可以采用“任由哭闹”方法,或者先等上5-15分钟再对孩子进行察看和安慰,之后逐渐增加等待时间,直到孩子停止哭闹。刚开始时,家长也可以适当推迟孩子就寝时间,使他感到困倦,即便没有这些联结的情况下也能睡着。一段时间后再将就寝时间逐渐提前。

 

西方发达国家倡导孩子出生后就要与家长分睡,以促进孩子的独立性发展。但是,因文化差异,我国多数婴幼儿与家长合睡。合睡本身不存在问题,但家长应当注意合睡有关的亲子互动(如游戏、喂食、拍睡、抱睡和哄睡等),家长的睡眠问题(如打呼噜)或不良的睡眠习惯(看电视、使用电脑)可能对孩子的睡眠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家长也要考虑究竟等到孩子多大时开始考虑分睡。分睡可以采用逐步法进行:先让孩子睡在家长床边的单独小床上,逐步增加两床距离,最后将孩子的小床移到单独的卧室。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卧室,增强孩子的控制感。

 

不愿意睡、拖延或拒绝就寝、睡得晚

这些问题被称为睡眠设限问题,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就寝或入睡行为缺少、没有足够而明确的限制,使孩子表现出的睡眠问题。

 

这些问题的最有效应对方法是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bedtime routine)。睡前程序包括一系列让孩子感到轻松愉快、安静的活动,能够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准备就寝。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刷牙、洗热水澡、去洗手间、睡前故事、睡前音乐、熄灯和告别晚安等。睡前程序不能持续时间太长,一般为15-30分钟,不能超过45分钟。睡前程序一旦结束,就安置孩子熄灯立即睡觉,除非特殊情况,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额外要求,或与孩子有任何互动。如果孩子有睡前进食的习惯,则需要在就寝程序前进行。

 

孩子能够坚持睡前程序,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除了孩子喜爱的玩具、家庭活动(去幼儿场)外,家长的亲吻、拥抱、抚摸和夸奖等是更好的奖励。

 

睡前3小时内,尽量避免孩子看电视、玩电子产品、进行剧烈或兴奋性活动。

 

打鼾、打呼噜、气喘、憋气

这些均是睡眠呼吸相关问题,可能预示着孩子有更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即睡眠的过程中呼吸部分或完全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努力进行补偿性呼吸,通常伴有打呼噜。

 

睡眠呼吸相关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睡眠中大脑没有发出呼吸指令,这时孩子停止呼吸,看不到胸腹运动;

鼻腔感染,扁桃体、腺样体偏大或上呼吸道炎症,导致呼吸通道狭窄或阻塞;

哮喘。

 

应当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会加重睡眠呼吸相关问题。

 

临床上的治疗手段较多,且效果明显:

1)药物和喷剂改善鼻腔或呼吸道环境,治疗炎症;

2)手术切除扁桃体或腺样体,是呼吸道通畅无阻;

3)孩子睡觉时佩戴睡眠呼吸面罩,借助仪器持续为孩子输送氧气。

具体应当到医院儿童睡眠科、耳鼻喉科或神经科就诊。

 

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呻吟、喃喃自语、梦游、夜惊

这些都是睡眠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的觉醒/部分觉醒现象,通常发生在入睡后1-4小时内。

 

从激烈程度上看,有时是非常缓和的,喃喃自语一会,翻几个身就又睡着;有时会抬起头来,磨牙,或短暂做起来四下张望,表情困惑;

 

但也可能较为激烈,可伴有梦游现象:孩子在床上到处爬,好像在找东西,也可能下床,安静走动,对环境没有意识,可以从楼上走到楼下,甚至离家走到外边。婴幼儿的表现就像”中邪了”,可能会呻吟,哭闹或啜泣,尖叫,眼睛睁开、在床上手脚乱挥,心跳加快,表情怪异等。

 

非正常觉醒并非是孩子想到某些可怕的事情,或出现了可怕的想法,而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与调控睡眠和觉醒的内在生理机制有关,但作息不规律、生病服药、心理老是惦记着时、焦虑和担忧会引发非正常觉醒。

 

轻微而短暂的非正常觉醒,即使发生频繁,也可以忽略,无需进行干预;家长对孩子激烈的而频繁的非正常觉醒应当做好准备,特别注意避免安全问题(梦游时摔倒或离家)。

 

应当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建立固定的作息规律,减少夜间活动,在夜间快乐入睡,合理设置入睡时间,不要让孩子过早上床而清醒时间较长,确保孩子在睡眠处于安全状态。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指导。

 

噩梦

噩梦是梦的一种,只是内容更可怕,从梦中醒来后,感到恐惧。噩梦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婴幼儿的梦是未发展完全的,他们将大量时间花在快速眼动睡眠上,可以观察到他们的眼睛快速转动,脸上会出现微笑。

 

一般两岁后孩子的梦比较有象征性,梦中会出现怪物和野兽,通常代表其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婴幼儿会因担心与家长分离、看恐怖电视/电影、听恐怖故事、看到家庭暴力而受影响,而产生噩梦。

应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任何情绪和感觉,不做道德评价和判断;应当合理疏导和规范孩子自发的冲动行为或想法(如抚摸生殖器,或打人),而不是简单的严厉惩罚;家长应当告知孩子这些冲动是正常,并示范给孩子如何控制和克服这些冲动。这样的话这些冲动就不会变成噩梦;孩子噩梦醒来后,需要及时给孩子安慰和支持:抱抱孩子,用平缓和坚定的语气来安慰他,并满怀同情地耐心倾听他描述梦;陪孩子一会儿,让孩子觉得家长可以完全掌控局面,确保他的安全。

不要因安抚孩子,而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特别是按照孩子的要求打开灯,当着孩子面检查床底或柜子里是不是有东西……这会加深孩子的恐惧想象和推测。

 

睡觉中出现怪异、有节律地动作如摇晃身体、转动脑袋,反复拿脑袋撞墙壁

这样的行为不仅出现在夜间,也可能出现在孩子早晨醒来后;还有孩子会在日间睡眠前,或夜醒后再次入睡前(实际上是出于浅睡阶段)出现这样的行为。

 

节律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多数婴幼儿在日间会出现节律性的前俯后仰,一般持续几分钟;少数儿童出现其他节律动作,如摇头晃脑,通常出现在夜间睡眠中或白天小睡时。节律行为出现并非意味着孩子有潜在的心理问题或神经性疾病,一般18个月出现,到三四岁时自动消失,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可以调整孩子作息习惯,让孩子夜间处于困倦状态而无法长时间醒来;可以让孩子睡在地板上或者较硬的床上,限制摇晃行为;对孩子的撞头行为应适当约束,如带安全帽,或者在床的四周铺上垫子;家长还可以通过奖励的方法鼓励孩子放弃节律行为,同时适当延迟孩子入睡时间,并缩短其总的睡眠时间。必要时寻求咨询专业人士帮助,采用心理疗法和药物进行干预。

 


睡眠不足、不规律、日间或午睡问题

家长首先应当通过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了解婴幼儿正常的睡眠模式,包括总的睡眠时间、夜间睡眠时间、白天睡眠、小睡时间和具体安排等。然后,家长采用睡眠日记对孩子的典型的睡眠情况进行至少1-2周的观察记录,并与参考标准对照,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睡眠模式相关的问题。

 

应当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建立合理而规律的作息安排;建立固定的、轻松愉快的睡前程序;避免孩子进食含咖啡因或碳酸类食物或饮料;避免睡前电子产品使用,或剧烈游戏;避免周末和平时作息时间变动太大(超过1小时)

(转自上海学前教育网)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早教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浦区海盈路143号(儿童乐园内)   电话: 021-69223190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