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松弛感”
发布日期:2024-01-02 13:29:11   发布人:早教中心

在鸡娃盛行的当下,孩子难免会面临来自于父母及社会的压力,孩子的成长似乎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稍有脱节,大人就疲于奔命,孩子也压力重重,可这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我想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天生的具有创造力,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何不如让孩子在一个松弛的环境中成长,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的松弛感一定是来源于家庭的松弛感,而后耳濡目染地体现在今后的行为处事中。在一个过分强调纪律和规矩的家庭中,缺乏松弛感,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磨灭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家庭的松弛感是指那些注重孩子自主性、尊重孩子意见、有适当限制但对规矩宽容理解并愿意与孩子建立平等互信关系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不会对孩子施加过多压力或期望,而是通过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长此以往,父母也会得到孩子更多的信任。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松弛感,我也从以下几点说说自己不成体系的点滴感悟,也是自己致力想提升的:

首先大环境上,一定要减少内耗,维护家里的正能量,很难想像一个充满牢骚的环境,一个喜怒于色的家庭,会让孩子有一个舒适的成长氛围。在我们孩子很小的时候,月嫂就一直强调,婴儿虽然还听不懂语言,但能感知情绪,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会控制。下图是心理学家霍金斯提出的情绪能量等级,在正能量的情绪中,无一例外地给人一种松弛的感觉,而在负能量的情绪中,紧张的感觉不言而喻。值得重视的是,并非愤怒的情绪等级最低,反而是内疚与羞愧的情绪等级更低,这恰巧是一个被训斥的孩子的情绪。试想这样一种情况,“愤怒”的父母,使得孩子“恐惧”或者“内疚”,长此以往,孩子如何自信快乐地成长?而一旦养成了负能量的循环后,孩子未来一定会更大概率畏首畏尾,遇事紧绷着,没有试错的勇气。

其次,家长应定位合适的陪伴角色,亦友重于亦师,生活中好为人师从来不是一个好习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家长可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认知”,在引导孩子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家长更适合扮演“懵懂无知”的儿童角色,是孩子的朋友,而非“全知全能”的老师角色。在玩一些益智玩具中,家长和孩子的探索应该是同步的,甚至可以滞后于孩子,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巧合地引导一下,尝试让孩子当家长的老师,将自己的探索结果教给家长,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更自信。松弛感并不意味着躺平,并不是凡事等靠要,而是在松弛感中培养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自学能力,这样的能力使孩子受益终生。

另外,作为一名父亲,也想从父亲的视角来谈谈孩子的松弛感。都说父爱无言,是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有时也代表着严厉,常常扮演黑脸的角色,相比母爱,会缺少一种亲和感。这是一种传统的父爱形象,但我并不认为是最好的模式。在畅销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主角蛤蟆先生在成年时得了抑郁症,通过心理医生的层层溯源,最终发现蛤蟆先生童年时期,父亲过于严厉和正直的形象深深地根植于脑海中,蛤蟆先生做凡事都没有松弛感,都想得到父亲(成年后是别人)认可,但大多数时候又得不到,进而导致长期巨大的心理落差。基于这个例子,父爱完全可以换个角度来表达。如果父亲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尿布尺码,喝的是什么奶,没有换过一次尿布,那孩子自然和父亲的相处中存在一定的隔阂,情绪会紧张而不松驰。所以,父亲在育儿中,除了要有耐心外,也要适当地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父爱,做一个“慈祥的老父亲”不好吗?

最后想说,虽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成人社会随处可见,但不管怎样,“卷”就留给成人世界吧,大人还是要尽力用自己坚实的肩膀,为孩子撑起一片松弛的天空,允许孩子慢慢地长大。

——丫丫3班 金雯忻的爸爸撰稿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早教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浦区海盈路143号(儿童乐园内)   电话: 021-69223190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