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需要“社区感”
发布日期:2021-06-08 14:13:22   发布人:早教中心

现代心理学有关居所流动的研究表明,搬家次数多的人比搬家次数少的人,拥有的幸福感要低;居住在人口流动频繁的社区的人也比居住在人口流动不频繁的社区的人,拥有的幸福感要低。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社区感”。

什么是“社区感”?为什么“社区感”如此关乎人的幸福?“社区感”对孩子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专家爸爸的专业解读和亲身实践吧。

什么是“社区感”

夕夕经常背《弟子规》,我听到“居有常,业无变”这一句,感慨颇深。“居有常”,是指要固定地在一个地方居住;“业无变”,是指选定了一个职业,就不要轻易改变。这样的传统文化是源于熟人社会,又契合于熟人社会的。在一个熟人社会中,如果只有自己的居所搬来搬去,工作变来变去,可能会很不适应。

现代社会变化很快,人口流动频繁,很多人经常搬家迁移,如此,当一群陌生人刚变成熟人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又要离散,以至于使自己持续生活在陌生人的世界里。

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孩子就更加重要。这个稳定的环境可以称为“社区感”,本质是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亲自然元素、善良与亲密交往、慢的节奏等交织在一起的系统综合。

孩子的接受能力虽然很强,但对陌生且变动的外部世界是在建立安全感之后再一点一点扩展的,而且扩展不是单向的,安全感的建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孩子在接触陌生且变动的外部世界遇到挫折的时候,还不时需要回到他感到安全的“基地”去寻找温暖,就像能量不足需要充电一样。

怎样为孩子保留“社区感”

我们总会给夕夕和大圣保留一些社区感,留有一些专门的“快乐时间”。有时是刻意的安排,有时是无意的事件,有时是仔细衡量后做出的选择,有时是随兴而为。

有段时间我刻意选择坐公交车接他俩放学,因为这样他们会有机会跟同学一起乘车聊天,我也可以跟别的家长聊几句。每天妈妈陪着夕夕做作业时,如果我有时间在一旁陪大圣,通常除了玩耍和读书之外,还会刻意跟他聊幼儿园的事。

无意的事件则有赖于爷爷奶奶跟邻里的交往。比如,放学回家时夕夕会走过一个人行天桥,由于爷爷奶奶带她回家时曾经跟天桥上一个摆地摊的阿姨打招呼,所以我带她回家时,她每次也会跟这位阿姨相互打招呼,像是放学路上的一个仪式一样。

受疫情的影响,夕夕喜欢的画画兴趣班恢复不久又停课了,如果想继续跟随她喜欢的老师学画画,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距离很远的老师的工作室。经过权衡,我们认为跟着一个熟悉的老师持续地学,与几个相熟的同学共同学习,对于启蒙时期培养兴趣和保持积极体验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来说,接送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

某一天,我难得有点空闲去接夕夕,然后送她去游泳。没想到游泳课临时取消了,我索性带着夕夕一路走回家。因为时间尚早,后面我没有工作安排,她也没有课业安排,就这样悠哉悠哉地走,中间取道大学校园,逛了逛便利店,然后再绕一段路,边走边聊,天黑前刚刚好到家。不光夕夕,连我自己也感受到了久违的童年快乐。

给孩子一个快乐、稳定的童年

偶尔的慢生活、偶尔的“快乐时间”不可或缺,因为它们对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环境心理学有个概念,叫作“恢复性环境”。现代人运用意志让自己专注做一件事情,花在目标导向上的时间太多了,这种长时间专注造成注意力的损耗是压力产生的重要机制。而有些环境(如公园绿地、博物馆等)本身就具有吸引力,人们运用无意注意就可以入迷其间,让有意注意得到休息,令由压力造成疲惫的身心得到恢复而重新焕发活力。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专注力比较弱,他们还不善于运用自我控制将注意力较长时间地维持在一件事情上,如果过早和过度使用注意力和意志力,有可能损害他们本该具有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平衡,为身心健康留下隐患。

过度开发会损伤孩子的快乐,缺乏稳定长久的环境和关系也会损害孩子的快乐。有研究发现,那些童年时期跟随父母移居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很难形成稳定的情感归属,尤其那些不是一次性永久移居的孩子,被称为“文化上的无家可归者”。比如,某些国际学校的学生,因为父母工作原因到异国生活和学习,但是几年后还会回到原来的国家居住,如此他不管是在移出国还是移入国,都属于少数群体,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觉得他在主观身份上属于两国中的任何一国。

作为成年人,我们为了职业发展和生活幸福都有选择去哪里的自由。但作为父母,当你面临搬家和移居选择时,同等程度上,不要忘了年幼的孩子也是你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如今,我们在现在的小区已经住了六年了,这意味着夕夕在一岁时搬过一次家,而大圣从在妈妈肚子里起就居住在这里了。多希望夕夕成年前就搬这一次家,而大圣成年前可以完全地“居有常”啊!

分享到:
相关信息
上海市青浦区早教指导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青浦区海盈路143号(儿童乐园内)   电话: 021-69223190
技术支持:青浦教育信息中心